Monday, 20 March 2017

海东盛国 698年—926年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一个由居住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靺鞨族人建立的君主制国家,曾管辖今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被中国史学家称为“海东盛国”。

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部民靺鞨族最南方的一个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应作“靺羯”,可能自汉魏史书中所记载的“勿吉”一词音转而来。粟末(so mua)二字至辽宋金元时期转写为“宋瓦”到明清时期又转写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最早记载勿吉粟末部的史书是《魏书》卷100《勿吉传》。当时的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江流域,与当时的南扶余人的君主制国家—高句丽(前37—668年)因争夺土地逐渐产生冲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与高句丽连年征战。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高句丽。不愿臣服于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被当时的隋文帝安置于辽西柳城与幽州昌平一带。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不过还是在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最终导致高句丽灭亡,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部民,唐朝又 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而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 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

696年营州之乱后,698年,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趁机逃亡到高句丽故地之北(牡丹江流域)建立起“靺鞨国”或“震国”,713年,接受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762年,君主开始被唐朝册封为“渤海国王”。其人民主要是靺鞨人。926年靺鞨国被辽朝(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辽朝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统治领土在极盛时包括今嫩江—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国名考

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1]。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2],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3][4]。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5],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1]。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6]。“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7]。
历史
现藏于日本大原美术馆的渤海国咸和四年铭佛龛
[显示]
Northeast China.svg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显示]
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系列条目
建国
主条目:天门岭之战

据《旧唐书》记载,在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最终使高句丽灭亡之后,唐朝控制了今嫩江—松花江一线以南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罗则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丽遗民纷纷反唐,复兴高句丽。696年5月12日,契丹夷离堇、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反唐,占领营州(今辽宁朝阳),斩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当时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首领、原高句丽将领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参加了反叛。武则天派出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等二十八将出塞征讨,并以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统筹全局。8月28日,唐军在在黄獐谷(今河北迁安东北西硖石谷内)遭遇了李尽忠的埋伏,全军覆灭。9月,武则天派出第二支平叛大军10万人,右武威卫大将军武攸宜,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右拾遗陈子昂为幕。战事僵持之下,李尽忠病逝,继任者孙万荣继续率领各部反唐联军,派别将绕道迂回唐军身后,攻陷冀州、瀛州,令唐军恐补给线被切断而后撤溃败。697年,武则天以夏官尚书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羽林卫将军苏宏晖为副,率军17万讨伐深入河北冀州的契丹。697年3月12日,王孝杰、苏宏晖进入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契丹军,唐军全军覆没,王孝杰跳崖而死。武则天第四次派出以右金吾卫大将军、神兵道行军大总管武懿宗,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统 帅二十万大军平叛,顿时塞外各部的反唐联合阵线瓦解,突厥人和奚人向大唐投诚并反戈一击攻打孙万荣的契丹军。孙万荣大败,走投无路之下,于697年6月被 其奴仆杀死,契丹之乱平定。武则天为安定东北边疆局势,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参加反唐的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于698年封粟末靺鞨首领乞四比 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受封,被唐军追击杀死;乞乞仲象率部向东逃亡中病故。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代父率所部继续逃亡至东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追击粟末靺鞨人至天门岭,被大祚荣击败,大祚荣借此于在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故地的忽汗州敖东城建国称王,以朝廷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亦作“振”[8]),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震国”或“靺鞨国”。大祚荣多次遣使向长安称臣,唐玄宗于713年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立刻将国名更改为渤海,以忽汗州(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上京,史称“渤海国”[1]。
与唐朝的关系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为宗主国。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主动与中原发展关系,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使用汉字。

虽然渤海国侵扰过大唐的边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9]。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原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762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与日本的外交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曾在728年派使团到日本以遏制新罗。靺鞨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靺鞨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靺鞨。[10]
朝鲜半岛上的扩张

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在位时间737-793年)大大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钦茂定都位于牡丹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靺鞨国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钦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线以南的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靺鞨国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修建围墙增加驻兵。
灭亡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大契丹国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贵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空。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东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败,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州。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国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灭。

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丽。936年东丹国被辽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鸭緑府。938年,烈万华建立定安国。

后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

渤海国分为五京,15府,62州。渤海国在全国五个重要城市设立“五京”,他们分别是:

    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镇东京城),下辖龙州、湖州、渤州。
    东京龙原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说于今日吉林敦化)
    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
    西京鸭绿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一说在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

其它府名有:

    长岭府:高句丽的故地,今桦甸县。
    扶余府:扶余的故地,今扶余县。
    鄚颉府:扶余的故地。
    定理府:潘州附近。
    安边府:现在的双鸭山、宝清、富锦一带。
    率宾府:绥芬河流域,现在的黑龙江省东宁县
    东平府:今鸡西市附近。
    铁利府:铁岭附近。
    安远府:越喜治附近。
    怀远府;黑河附近。
    独奏州(不附属于府的州):今吉林市附近。

民族

传统观点认为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诸靺鞨部落构成靺鞨国人民的主体,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12]
语言    渤海使用的语言情况尚不明了,可能使用渤海语。书面使用汉文。
姓氏   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高、张、杨、窦、乌、李等右姓,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渤海大氏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记,可以从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市内至今仍存在的大家洼镇看出来。
渤海高氏   高氏是继王室之后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13]有学者认为渤海右大姓高氏为高句丽王族[14]。
经济
交通
文化
文字

渤海国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目前尚无定论[15]。但学术界主要观点有如下两种:

    一是认为渤海国没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遗址中所见的奇诡难识字并非是渤海人所独创的字,其中有些是汉字的变体。还有一些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类似物勒工名一样工匠的特有符号[16]。
    二是认为渤海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为了表达自己的国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有发音,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17]。

与唐的关系

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1]。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18],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19][20]。一些朝鲜学者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21],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1]。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22]。

“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23]。

与日本的关系

713年,居住在中国东北地方的靺鞨人建立渤海国,为对抗唐朝和新罗,在727年遣使到日本,要求建立邦交关系。日本出于牵制新罗的战略也希望与其 和好,于是双方正式使节往来不断。8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好转,因而渤海国对日关系开始转向以贸易为主,其关系一直持续到926年渤海国被辽 国所灭为止。[24]
与新罗的关系

732年,大武艺派张文休跨渤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733年,新罗奉唐朝之命从南方攻击渤海,由于大雪,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


渤海史主要年表

    671年:唐、新罗战争开始。
    697年:由于契丹反唐之乱,粟末靺鞨族东迁至高句丽故地并与其移民杂处。
    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
    713年:震国改名渤海(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
    719年:大祚荣去世,大武艺即位,开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号。
    726年:大武艺之弟大门艺流亡唐朝。
    727年:派遣高仁义出使至日本(参见渤海遣日使)。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谢(参见遣渤海使)。
    732年:张文休率领水军攻占唐朝登州府(山东蓬莱),杀害刺史韦俊。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奉唐玄宗圣旨率兵征讨。
    733年:新罗奉唐之命而试攻击渤海,由于大雪没能成功。
    738年:大武艺去世,大钦茂即位。
    759年:日本联络渤海,准备合力征伐新罗(参见遣新罗使、遣渤海使)。
    762年:大钦茂获得唐朝“渤海国王”的封号。
    812年:新罗向渤海派遣使臣。
    926年:被契丹人灭亡。

历代君主

    高王 大祚荣(698年 - 718年)─由于在他开始获封郡王,所以朝鲜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才是渤海国的始祖。
    武王 大武艺(718年 - 737年)
    文王 大钦茂(737年 - 793年)
    大元义(793年 - 794年)
    成王 大华玙(794年)
    康王 大嵩璘(794年 - 808年)
    定王 大元瑜(808年 - 812年)
    僖王 大言义(812年 - 817年?)
    简王 大明忠(817年? - 818年?)
    宣王 大仁秀(818年? - 830年)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大玄锡(871年 - 895年)
    大玮瑎(895年 - 907年?)
    大諲撰(907年? - 926年)

后继政权

    称帝的政权
        兴辽 1029年-1030年
        大渤海(大元) 1116年

    称王的政权
        定安国 938年-1003年
        兀惹(乌舍城渤海) 981年-996年之后
        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国考》中描述的后渤海
            渤海(后渤海)928年-976年
            渤海(大光显之势力) 930年-934年
            渤海(再兴渤海) 989年-1018年

    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
        大鸾河之势力 979年-984年

以正史“二十四史”为根据,高句丽史和渤海国史同时是朝鲜半岛历史和中国东北史的一部分。

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渤海国是一个靺鞨民族为主体组成的国家,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王室虽然没有汉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亚深厚的影响。由于该国绝大部份领 地都在当时及现今的中国境内,且粟末靺鞨也为起源并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因此渤海国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份;韩国朝鲜历史学家认为渤海国历史 属于朝鲜古代历史的一部份。

统一新罗时代的学者崔致远在对于朝鲜半岛地位和历史主线中,认为统一新罗为朝鲜半岛社稷的继承,而不承认渤海人宣称的高句丽继承国的地位。 897年在新罗与渤海争长的事件中,崔致远所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称为“靺鞨”,称为“粟末小蕃”,‘句骊遗烬,勿吉杂流’用词极具贬低的意味。日本史书记载,1019年(宽仁3年)3月刀伊人大举来袭。“刀伊”,是朝鲜语“外蕃”的意思。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刀伊人指散布在中国东北地方和朝鲜半岛东北部当时渤海国境内的一支靺鞨部落,可见,朝鲜、日本都是把渤海国居民看成“外蕃”的。

朝韩的历史学者根据史书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继承关系,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没有法理继承关系。对于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并不同文的新罗国的争议,有观点根据今天韩国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认为融入者。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说大祚荣是粟末靺鞨的酋长,粟末靺鞨是从高句丽分离出来的。《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上说粟末靺鞨的大祚荣,出生于高句丽。无论是哪种情况,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某种承接关系,原高句丽的大部被大祚荣占领下来建立了渤海国,926年渤海国被契丹辽国征服,被征服前后大量渤海王族贵族和人民逃命到称继承高句丽的高丽王朝,高丽进行恢复高句丽旧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鸭緑江南岸。《金史·本纪第一世纪》载“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记载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丽人,或在高句丽生活过。《金史·太祖本纪》载:1114年十月完颜阿骨打“招谕渤海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到1117年间据《金史》载黑水靺鞨(即女真)占鸭緑江以北的渤海旧地。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金史》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㚖、大怀贞和大兴国。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白山靺鞨),后又并入女真金国的直接证据[25]。渤海国及其继承的高句丽不是汉族史,“祚荣骁勇善用兵,靺鞨之衆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熹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风俗瑟高丽及契丹同,颇有文字及书记。”[26]

注释


    ^ 孙秀仁; 于志耿. 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 学习与探索. 1982, (4).
    ^ 朱国忱. 关于唐代渤海国的文学艺术. 求是学刊. 1980, (3).
    ^ 《朝鲜全史·渤海史》
    ^ 刘振华. 渤海史识微. 学习与探索. 1982, (6).
    ^ 金毓黻. 渤海国号考//东北通史.
    ^ 《旧唐书·渤海传》
    ^ 9 Balhae and Japan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 靺鞨诸部与渤海建国集团
    ^ 唐代渤海国高氏与中原望族的关系新证
    ^ 持该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金毓黻(见《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孙进己(见《东北民族源流》第五章第四节《高句丽民族源流》)。
    ^ 论渤海文字
    ^ 1982 年吉林省延边博物馆的李强通过对渤海“文字瓦”一手材料的掌握与收集,主要包括渤海三京,即上京龙泉府(现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东京龙原府(现吉林省 珲春市八连城)、中京显德府(现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以及渤海三京周围的一些寺庙遗址、建筑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瓦。对渤海文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收集整理。 除上述遗址外,还包括日本1937年编著的《间岛省古迹调查报告》、1939年编著的《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发掘调查》和我国金毓黻先生编著的 《渤海国志长编》收录的文字瓦。通过汇总,共有250多个文字、符号。李强先生将其分为三类,即正楷类、殊异字类和符号类。他认为渤海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 字,其中所谓的殊异字大部分可以说是汉字的变体字或者是由于工匠文化程度有限所造成的错别字。祛除了大部分的这类殊异字,其他的殊异字也不能说成是渤海人 自创的文字,其中可能是由于工匠自己所做的标识、戳印形制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 韩国学者金在善主张,渤海国是有自己的文字的,以表特有之音。是与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样借鉴汉字写法,通过音训表记法来表达自己民族的感情、情趣之文学、固有名词、地名等。并提出这种做法在朝鲜三国时就已经普遍流行。其中他提到《日本纪略》 前篇14载:“渤海首领高多佛脱身留越前国安置越中国即令史生羽票马长及诸生就习渤海语。盖渤海即通习汉字,而其语言中心有汉字所不能赅之音,故别制新字 以表明之,此奇异难识之所由来也”来说明渤海国是有其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的。并且金在善还在另一篇文章《李太白与渤海文字中》引《李太白全书.王尘丛谈》 云:“渤海国有书于唐,举朝无解之者,李太白能解而答之”。指出目前在渤海国遗址上所发现的“文字瓦”中,相当数量都属于无法解读音义之字。此亦可能为渤 海人创制本民族之字,依汉文开发适合于本民族语音的字而用之。
    ^ 稻叶君山. 满洲发达史. 东北丛刊. 民国19年, (6).
    ^ 孙秀仁; 于志耿. 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 学习与探索. 1982, (4).
    ^ 朱国忱. 关于唐代渤海国的文学艺术. 求是学刊. 1980, (3).
    ^ 《朝鲜全史·渤海史》
    ^ 刘振华. 渤海史识微. 学习与探索. 1982, (6).
    ^ 金毓黻. 渤海国号考//东北通史.
    ^ 《日本简史》
    ^ 《金史·太祖本纪》: “(太祖为都勃极烈二年)十月朔,...。召渤海梁福、斡答剌使之伪亡去,招谕其乡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使完颜娄室 招谕系辽籍女直。”“(收国)二年正月戊子,诏曰:“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衆,宜加优恤。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直、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 诸部官民,己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
    ^ 《新唐书·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衆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

参考资料
    金毓黻 《渤海国志长编》 卷20 1934年
    《论渤海文字》 李强 学习与探索 1982年5期
    《浅谈渤海国的语言文字》金在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6年6期
    《李太白与渤海文字》 金在善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年1期

研究书目
    津田左右吉著,陈清泉译:《渤海史考》(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
    大日本史 诸蕃列传 渤海上下
    追忆海东盛国
    梦想复兴高句丽的渤海
    渤海史(韩文)
    渤海(韩文)

渤海国君主    
高王 → 武王 → 文王 → 大元义 → 成王 → 康王 → 定王 → 僖王 → 简王 → 宣王 → 大彝震 → 大虔晃 → 大玄锡 → 大玮瑎 → 大諲撰 → 大光显#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l material from media and research • Home • • About • • 渤海国 • • 太姓氏-日本• • 韩国 • • 中国 • • 太姓氏 Worldwide •

Family history blog about the Tai surname and Tai family tree